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认证说明
基本介绍
为了更好地满足顾客及法律法规的要求,增强顾客满意,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87年发布了ISO9000-ISO9004五项ISO9000系列质量管理标准。后又针对ISO9000族标准应用中的问题,进行了四次修订,发布了1994版、2000版、2008版和2015版ISO9000族标准。标准是在总结国际上质量管理实践经验和理论基础上制订的,组织按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必将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增强顾客满意,提高市场竞争力。
标准特点
1.以七项质量管理原则作为标准的理论基础,广泛应用于质量管理各领域。
2.具有广泛的通用性,适用于各类组织。
3.适度简化,经过四次修订,使标准在内容和数量上得到简化,对指令性文件要求大量减少,标准的灵活性与操作指导性更好。
4.采用基于风险的思维、过程方法、PDCA循环模式建立、实施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
5.提高了与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相容性,可为组织带来更大效益。
实施意义
1.ISO9000族标准的应用,为组织增强顾客满意和改进组织业绩提供了要求和指南。
2.防止非关税贸易技术壁垒,在质量方面与国际接轨,成为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
3.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可以有效提高组织的管理水平和整体业绩,提升组织应对与组织环境和目标相关的风险和机遇的能力。
4.有助于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全员质量意识、守法意识。
质量管理体系是组织管理体系中有关质量的部分,用于组织建立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管理,包括实现这些目标的过程和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组织拥有一个正规的质量管理体系,将对其长期发展起到重要支持作用。
管理体系标准分为三类:
A类:管理体系要求标准。这类标准主要向市场提供有关组织的管理体系的相关规范,通过评定,以证明组织的管理体系是否符合内部和外部要求。
B类:管理体系指导标准。这类标准通过对管理体系的各要素提供附加或独立指导,帮助组织实施和(或)完善管理体系。
C类:管理体系相关标准。这类标准就管理体系的特定部分提供详细信息或就管理体系的相关支持技术提供指导。
质量管理体系系列标准的特征表现:
1.理论性。质量管理体系系列标准以ISO9000标准为理论基础,为质量管理提供了基本概念、管理原则和基础术语。其他标准也不同程度地涉及了相关的管理理论。这些管理理论已经通过实践证明可以为相关方带来价值。
2.要求性。质量管理体系系列标准中唯一的要求性标准是ISO 9001标准,标准中的核心条款的要求不但是组织在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时必须满足的,还是质量管理体系审核评价的重要准则之一。
3.改进性。改进(追求持续成功)是管理体系的核心理念之一,多个标准中都体现了这种思想。此外,ISO 9004还提供了超出ISO 9001标准要求的追求持续成功的质量管理方法。其他相关支持性标准还提供了专项的改进方法。合格评定系列教程中,《质量管理方法与工具》一书也提供了改进的工具。
4.评价性。ISO 19011标准为评价质量管理体系提供了审核管理方法,为系统地持续改进提供了重要支持。
5.关联性和独立性。
质量管理体系系列标准的主要作用有:
(1)对于一个组织,这些特征都可以在组织中加以应用。
(2)对于组织的投资方、供方、员工和顾客,可以增强他们对组织的信心。
(3)对于政府监管方,可以将部分质量管理体系的标准加以推广或作为要求加以实施。
(4)对于组织的其他相关方,可以按照需求,把质量管理体系系列标准中的一个或几个标准应用于合作或义务的协议。